首页  /  要闻  /  要闻
打击电信诈骗,央行重拳保障用户权益
2016-10-08 14:49:44
1310浏览
央行近日发布了《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目的是出手整治贻害民众的电信诈骗。

央行近日发布了《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目的是出手整治贻害民众的电信诈骗。

这一通知对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给出了一系列方法,有几项格外引人注意:ATM向他人转账时间扩展到24小时、呼吁减少非活跃的银行账户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、再有就是严守“支付”这道防线。

如何看待央行这次“出拳”?可以说,虽简单,但有效。央行用了最快、最直接的方法来杜绝一类电信诈骗,尤其是对信息化技能掌握不多的人,而电信诈骗面向的往往也是这类人。

ATM转账24小时到账,阻截诈骗分子转移资金

央行规定,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,个人通过ATM机转账的,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。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,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。这一规定最初被不少网友吐槽“不方便”。

然而仔细想来,这点对用户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。现阶段,大多数年轻人,通常会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等进行转账,这些支付方式都是即时到账,因此真正希望“快”的用户,往往不会选择ATM。

而一些中老年人或比较传统的用户,他们对于电子化设备的“恐惧”,会让他们直接选择面对面的柜台。真正被“挤”去用ATM转账的人,可以说少之又少。

但ATM因为逃过了第三方支付的全方位实时监控、也缺少面对面柜台的核实环节,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。在前段时间的“徐玉玉案”中以及其他的电信诈骗案件中,犯罪分子多采用ATM盗取的方式。可以说,将ATM到账时间延长,为挽回经济损失争取了一定时间。

减少非活跃账户,提高犯罪成本

减少非活跃的支付账户,再配合实名制的落实,使得电信诈骗案件可以快速的找到线索。提高犯罪分子进行电信诈骗的成本,从根本上降低犯罪的发生率。

央行呼吁广大公众为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和加强资金管理,能够主动清理本人名下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,撤销已经不用或极少使用的账户,按银行和支付机构要求积极配合确认开立多个账户的合理性,并根据需要配合开展身份核实。

这是因为有太多的电信诈骗案件,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盗用了用户信息,冒用身份进行开户。这样当案件发生后,警方进行调查时,资金的流向容易进入死胡同。

如果这一规定被严格执行,那么再也不会出现有些人拿着一沓身份证去银行申请银行卡,或盗用“僵尸”账户成为电信诈骗的“据点”账户了。对这些账户进行有效清理,能极大的降低电信诈骗的危害。

防电信诈骗,核心在“支付”

说到底,电信诈骗的核心,在于“支付”环节,而此次央行新规的核心要义,也在于加强支付环节的安全性。骗子骗你,不是为了骗到你的信息,而是通过验证你的信息,走到支付环节,把你的钱骗走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各大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纷纷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等,最大程度地对诈骗案件进行防范和打击。

例如,今年3月,蚂蚁金服与公安部刑侦局合作开发了“伪基站实时监控平台”,截至日前,已与全国34个省、直辖市及香港行政特区等地的超过100多家公安机关进行过诈骗案件打击合作。9月末,支付宝还上线了“防电信诈骗险”,考虑到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电信诈骗的概率相对较高,这款保险在首期产品中将中老年群体作为了主要保障人群。

本文"打击电信诈骗,央行重拳保障用户权益"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(本文转载于:卖家资讯http://www.maijiaw.com/news/article/192048)

最新文章
光云科技(688365.SH)拟首次发行4010万股 15日初步询价
2020-05-19 11:27:40
2019义乌电子商务博览会,将于4月11日启幕
2019-04-04 15:39:52
2019义乌电商博览会亮点纷呈
2019-04-04 15:36:58
淘宝首发直播通:12个商品池包含约13万商品
2019-03-29 09:38:05
手机淘宝“特卖区”正在灰度测试
2019-03-26 16:15:32
京东购物圈招募超级合伙人 还配专属经纪人
2019-03-26 09:15:17
天猫国际发2019战略:海外仓与内容化成重点
2019-03-22 09:27:04
小红书上线“品牌号” 并进行五大模块升级
2019-03-21 09:25:05
精选专题
热门阅读
大家都在搜